【竞跑者】破解城区停车难题,来看这些地方的改革探索
导读“停车难、停车烦、停车乱”日益成为严重的城市顽疾。为此,全省各地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多措并举破解停车难题。今年,《领跑者》第三十二期刊登了《西湖区建设云栖小镇便捷泊车系统,率先实施无杆停车和先离场、后缴费》。在“领跑者”引领下,各地积极竞跑,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天,让我们详细了解下湖州市、温州市龙湾区、绍兴市越城区的改革探索!
湖州市多管齐下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题
湖州市通过增加供给、潮汐共享、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多管齐下开展中心城区“停车难”专项改革攻坚,“车”“位”矛盾有效缓解。
1
供给侧扩容,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整合不宜植绿的闲置空地、断头路等场地资源,加快建设停车场地。目前已建成13个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996个;在征得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的小区,由属地街道将道路边缘、空闲地带进行改造,新增停车位5996个;督促社会单位加快配建停车位建设,新增停车位3878个;全面施划道路停车位,新增停车位1503个。
2
需求侧补短,充分挖潜停车资源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周边小区固定结对,实行夜间(上班前一个小时和下班后一个小时的区间)和法定节假日,定向定额定时供给停车位。累计对外公示9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向开放停车位5378个;实施小区车位共享机制,鼓励小区错时开放,限时段开放停车。现已对外公示23个小区;根据小区夜间停车需求,加强临时停车位的部署和施划,在浮玉家园等小区附近道路上新增夜间停车位3121个。
3
针对性攻坚,着力消除难点痛点
将学校、老旧小区、医院等场所的停车难题作为攻坚重点,对首批26个停车难点,逐一建档,因点施策,综合治理,攻坚销号。采取组织可变单、双向交通、增设临时或长时停车位、整合周边停车资源、推进设施改造等措施消除停车难点痛点。发挥市“三服务”办和市综合执法局的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交办督办,加快攻坚速度,有效地推进了工作。
4
智能化服务,提升智慧停车水平
对中心城区开放的各类停车位数据进行联网改造,提高停车大数据归集率,并推出“湖州停车”APP,实现停车诱导、无感支付等功能。
同时,对中心城区主要停车场车位数、道闸设备等进行数据归集,启动道路停车位的改造和数据联网,累计完成道路停车位地磁改造3028个,16331个停车位纳入“湖州停车”APP平台管理,并完成10个无感支付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停车资源逐步实现智能诱导、无感支付等功能。
5
规范化管理,集中整治停车乱象
编制《湖州市停车位设置规范》,对公共停车位进行规范设置,合理施划,统一停放导向,目前已有18050个停车位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和施划。
落实小区内部停车纠纷解决机制,公布街道停车问题热线电话,确保将小区停车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联合广播电台“小张热线”,通过媒体帮助协调化解小区停车纠纷。
温州市&龙湾区
以智慧化改革方案治理“停车难”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龙湾区试点探索开发智慧停车云平台管理系统,着力破解城市停车管理难题。目前该项改革已在全市城区推广。
1
运用违停预警执法系统
区别于以往人工反复式路面管理方式,构建可视化监督、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的预警执法新机制。
依托物联感知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技术,在龙湾区部署非现场执法监控点位143处,对车辆违停区域进行布控,实现全方位可视化监督。
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车辆一旦驶入禁停区域违停,90秒内便会被违停预警系统自动锁定,通过语音或短信方式温馨提示车主及时驶离,并推荐周边泊位引导车主有序停放。若违规车辆不及时调整,才会直接录入或调度人员精准执法。
系统启动以来,龙湾区累计实施人行道预警13.07万车次、预警整改10.75万车次(未被二次抓拍),预警整改率82.25%。同时,管理执法效率大幅提升,减员增效成效显著,仅需数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此前多个执法中队承担的工作量。
2
运用智慧停车统一运营管理系统
对社会公共道路泊位和停车场进行整合提升并安装改造智慧传感器,大力推广无感支付模式。
探索公共道路泊位无感支付。在龙湾区7条公共道路泊位试行无感支付,车主可事先与银行签约,绑定银行账户和车牌号,签约车辆在进出签约道路泊位时无需手动缴费,由绑定银行账户自动扣缴,实现“先开车离场、后自动支付”。
探索社会停车场ETC无感支付。探索在龙湾区龙翔湖公园等4个停车场采用银联与ETC结合无感支付系统,市民只要在车辆上安装ETC电子标签即可不停顿进出停车场,由绑定银行账户自动扣费。
探索信用停车强化支付保障。探索开展“信易停”,针对车主信用程度,采取提供预约车位、延长免费时长、停车收费优惠等激励措施,并将停车不缴费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3
运用智慧停车诱导系统
由于停车信息不对称,停车难发生的同时,许多停车场泊位空置率却相当高。开发智慧停车诱导系统,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停车泊位缺”屏障,充分整合社会公共道路和停车场泊位资源。
设立停车诱导屏,对外发布附近停车泊位实时信息,引导车主根据自身需求以最短时间快速进入空闲车位,做到“随到随停”。
绍兴市越城区
改革创新破解城市停车“四大难题”
越城区通过整合停车位资源、建设ETC停车场、开发智能停车导航系统、优化闲置车位配置,有效破解城市停车“四大难题”。
1
整合停车位资源,破解“停车位不足”问题
整合闲置储备土地、桥下空间、断头路等场地资源,用以新建停车场,新增配建停车位4800余个;结合旧城改造,通过合理规划小区绿化带等方式实施停车位改造,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新增停车位420余个;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新建3个公共停车场、346个停车位;在一环内的市政道路划出59个停车点、1708个车位,实行晚上20:00至早上7:00固定时间免费共享。
2
建设ETC停车场,破解“停出车拥堵”问题
在市妇保医院率先上线ETC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首个ETC停车场,凡拥有ETC车载电子标签的车辆可直接进出停车场,自动完成扣费结算。
同时,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积极向商场、酒店、景区等场所延伸,通过推行“无非不集”(无人值守、非现金支付、不停车通行、集中监控)的停车通行管理服务。
3
开发智能导航系统,破解“停车场难找”问题
开发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一环内主要公共停车场、人民医院周边等51处停车场纳入其中,驾驶员可以通过绍兴交警微信公众号“微互动”栏目,查看周围停车场位置、剩余车位量、收费标准等信息,精准引导车辆停放,盘活存量停车资源。
4
优化闲置车位配置,破解“停车位闲置”问题
在绍兴世茂御景华庭小区推行共享闲时有偿停车试点,通过共享模式盘活车位资源,帮助400多位上班族,解决白天停车一位难求的尴尬;
按照“有序开放、无偿使用、就近便利”原则,将56个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2431个停车泊位,免费向有需求、申请停车位的市民发放共享停车证。
上一篇: 宜昌:打造“一个停车场” 破解万家停车难
下一篇: “上天入地”破解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