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公布,昆山4个小区上榜!
近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19-2020年度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项目评价结果。
我市4个小区上榜,分别是里厍二村(南北区)、柏庐新村、云岭公寓以及更楼新苑。
近年来,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更新改造方式,由单项改造的“改善型”向综合提升的“宜居型”转变。
里厍二村(南北区)
导则式更新改造强化“先贤故里”意象
里厍二村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是老城区中的老居住小区,共计19幢楼,于2019年改造完成,惠及居民620户。改造强化“共同缔造”理念,政府、群众、社区规划师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共治、合作共建。
里厍二村以民生保障为重点,推行导则式更新改造新模式。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施策,科学布局居民迫切需求的口袋公园、健身步道、电瓶车充电棚、自助式服务终端等功能设施。强化“先贤故里”城市意象,以街区复兴、建设口袋公园、“亭林门户”主题围墙、“昆城印记”历史文化牌楼等为抓手,讲好以“老街+老房+老人+老事”为核心的亭林故事。
▲改造前后对比图
柏庐新村
“三社联动”建立社区治理长效机制
柏庐新村建于1985年,共有35幢楼,总户数为968户,改造围绕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房屋修缮和停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造引入“街区式”整体改造老旧小区模式,在核心区域呈现粉墙黛瓦江南风格的“亭林印象”,打造亭林城市经典名片。
改造后的小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社区建设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和社会工作者为支撑,逐步形成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的服务性治理方式,有效控制违法建设新的增长。物业服务企业也通过发挥党建对物业管理的引领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建立长效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改造效益最大化。
▲改造前后对比图
云岭公寓
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推动小区管理现代化
云岭公寓是华城美地社区管辖的商住小区,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相融合的方式,对小区人文、环境、公共设施设备实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最终实现政府引导、物业运作、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小区治理模式,让小区环境更宜居。小区于2019年8月率先实行“三定一督”垃圾分类投放模式,通过设置垃圾分类展柜、制定居民垃圾分类“红黑榜”等办法,小区垃圾分类总体破袋率、主动分类居民占比、分类质量较高的居民占比均长期位列周市镇考核第一。
更楼新苑
强化居民自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小区结合“红管先锋”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红色物业”工作,打造百姓议事厅,实现百姓事百姓议,强化居民自治,着力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小区实行智能化管理,启用进出口人脸识别门禁、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电瓶车充电桩、楼道电瓶车上楼检测系统等,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更楼新苑于2019年5月率先实行“三定一督”投放模式,居民骨干和志愿者积极宣传、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升。